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报曹公书 东汉 · 孔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三
猥惠书教,告所不逮。
融与鸿豫州里比邻,知之最早。
虽尝陈其功美,欲以厚于见私,信于为国,不求其覆过掩恶,有罪望不坐也。
前者黜退,欢欣受之。
赵宣子朝登韩厥,夕被其戮,喜而求贺。
况无彼人之功,而敢枉当官之平哉!
忠非三闾,知非晁错,窃位为过,免罪为幸。
乃使馀论远闻,所以惭惧也。
朱、彭、寇、贾,为世壮士,爱恶相攻,能为国忧。
至于轻弱薄劣,犹昆虫之相啮,适足还害其身,诚无所至也。
侯嘉其臣所争者大,而师旷以为不如心竞。
性既迟缓,与人无伤,虽胯下之负,榆次之辱,不知贬毁之于己,犹蚊虻之一过也。
子产谓人心不相似,或矜势者,欲以取胜为荣,不念宋人待四海之客,大炉不欲令酒酸也。
至于屈谷巨瓠,坚而无窍,当以无用罪之耳。
它者奉遵严教,不敢失坠。
郗为故吏,融所推进。
赵衰之拔郤縠,不轻公叔之升臣也。
知同其爱,训诲发中(《文选·羊祜开府表》注,「训诲」上有「来书」恳切」四字。)
懿伯之之忌,犹不得念,况恃旧交,而欲自外于贤吏哉!
辄布腹心,修好和初。
苦言至意,终身诵之(《后汉·孔融舆传》「郗虑承望风旨,以微法奏免官。因显明仇怨,操故书激厉报。」案:《传》注引《续汉书》;「字鸿豫山阳高平人,少受学于郑玄」)
为曹公与孔融 东汉 · 路粹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四
盖闻唐、虞之朝,有克让之臣,故麟凤来而颂声作也。
后世德薄,犹有杀身为君,破家为国。
及至其敝。
睚眦之怨必雠,一餐之惠必报。
晁错念国,遘祸于袁盎屈平悼楚,受谮于椒、兰;
彭宠倾乱,起自朱浮
邓禹威损,失于宗、。
冯。
由此言之,喜怒怨爱,祸福所因,可不慎与!
昔廉、蔺小国之臣,犹能相下;
寇、贾仓卒武夫,屈节崇好
光武不问伯升之怨;
齐侯不疑射钩之虏。
夫立大操者,岂累细故哉!
往闻二君有执法,以为小介,当收旧好;
而怨毒渐积,志相危害,闻之怃然,中夜而起。
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诚怪今者与始相违。
孤与文举既非旧好,又于鸿豫亦无恩纪,然愿人之相美,不乐人之相伤,是以区区思协欢好
又知二君群小所构,孤为人臣,进不能风化海内,退不能建德和人,然抚养战士,杀身为国,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馀矣(《后汉·孔融传》。案:《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注引路粹《为曹公与孔融书》云:「邀一言之誉者,计有馀矣。」证知此文是路粹作。今此无「邀一言之誉者」,《范史》有删节也。)
曹瞒(《魏志·武帝纪》注云:「吴人作」) 魏晋 · 阙名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七十五
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为从父兄弟。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
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而㖞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
叔父以告嵩。
嵩惊愕呼太祖
太祖口貌如故。
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已差乎」?
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
嵩乃疑焉。
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
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
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
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
于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
公闻攸来,跣出迎之,抚掌笑曰:「子卿远来,吾事济矣」。
既入坐,谓公曰:「袁氏军盛,何以待之?
今有几粮乎」?
公曰:「尚可支一岁」。
攸曰:「无是。
更言之」。
又曰:「可支半岁」。
攸曰:「足下不欲破袁氏耶?
何言之不实也」?
公曰:「向言戏之耳,其实可一月
为之奈何」?
攸曰:「公孤军独守,外无救援,而粮谷已尽,此危急之日也。
今袁氏辎重,有万馀乘,在故市乌巢屯,军无严备,今以轻兵袭之,不意而至,燔其积聚,不过三日,袁氏自败也」。
公大喜,乃选精锐步骑,皆用袁军旗帜,衔枚缚马口,夜从间道出,人抱束薪,所历道有问者,语之曰:「袁公恐曹操钞略后军,遣兵以益备」。
闻者信以为然,皆自若。
既至围屯,大放火,营中惊乱,大破之,尽燔其粮谷宝货;
斩督将眭元进、骑督韩子、吕威璜、赵睿等首,割得将军淳于仲简鼻,未死;
杀士卒千馀人,皆取鼻;
牛马割唇舌,以示绍军,将士皆怛惧。
时有夜得仲简,将以诣麾下。
公谓曰:「何为如是」?
仲简曰:「胜负自天,何用为问乎」!
公意欲不杀,许攸曰:「明旦鉴于镜,此盖不忘人」。
乃杀之。
遣候者数部,前后参之,皆曰「定从西道,已在邯郸」。
公大喜,会诸将曰:「孤已得冀州,诸君知之乎」?
皆曰不知。
公曰:「诸君方见不久也」。
时寒且旱,二百里无复水,军又乏食,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地入三十馀丈乃得水。
既还,科问前谏者,众莫知其故,人人皆惧。
公皆厚赏之曰:「孤前行,乘危以侥幸,虽得之,天所佐也。
故不可以为常。
诸君之谏,万安之计,是以相赏,后勿难言之」。
公将过河,前队适渡,超等奄至,公犹胡床不起。
张合等见事急,共引公入船。
河水急,比渡,流四五里,超等骑追射之,矢如雨下。
诸将见军败,不知公所在,皆惶惧。
至见乃悲喜,或流涕。
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
时公军每渡渭,辄为超骑所冲突,营不得立,地又多沙,不可筑垒。
娄子伯说公曰:「今天寒,可起沙为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
公从之,乃多作缣囊以运水,夜渡兵作城,比明城立,由是公军尽得渡渭。
公遣华歆勒兵入宫收后,后闭户匿壁中,废户发壁,牵后出。
帝时与御史大夫郗虑坐,后被发徒跣过,执帝手曰:「不能复相活邪」?
帝曰:「我亦不自知命在何时也」。
帝为曰:「郤公,天下宁有是乎」?
遂将后杀之,完及宗族死者数百人。
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
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
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适可尉耳」。
王大笑。
建公名防司马宣王之父。
是时南阳间苦繇役,侯音于是执太守东里褒,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
南阳曹宗子卿往说音曰:「足下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
然执郡将,逆而无益,何不遣之?
吾与子共戮力,比曹公军来,关羽兵亦至矣」。
音从之,即释遣太守
子卿因夜逾城亡出,遂与太守收馀民围音,会曹仁军至,共灭之。
桓阶劝王正位,夏侯惇以为宜先灭蜀,蜀亡则吴服,二方既定,然后遵舜禹之轨,王从之。
及至王薨,追恨前言,发疾卒。
王使工苏越徙美梨,掘之,根伤尽出血,越白状,王躬自视而恶之,以为不祥,还遂寝疾。
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
被服轻绡,身自佩小鞶囊,以盛手巾细物。
时或冠恰帽以见宾客,每与人谈论,戏弄言诵,尽无所隐,及欢悦大笑,至以头没杯案中,肴膳皆沾污巾帻,其轻易如此。
然持法峻刻。
诸将有计画胜出已者,随以法诛之,及故人旧怨,亦皆无作。
其所刑杀,辄对之垂涕嗟痛之,终无所活。
袁忠相,尝欲以法治太祖沛国桓邵亦轻之。
及在兖州陈留边让言议颇侵太祖太祖,族其家。
、邵俱避难交州太祖遣使就太守士燮尽族之。
桓邵得出首拜谢于庭中,太祖谓曰:「跪可解死邪」?
遂杀之。
常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无败,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以相持。
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簿议罪。
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
太祖曰:「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
然孤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
因援剑割发以置地。
又有幸姬,常从昼寝,枕之卧,告之曰:「须臾觉我」。
姬见太祖卧安,未即寤。
及自觉,棒杀之。
常讨贼,廪谷不足,私谓主者曰:「如何」?
主者曰:「可以小斛以足之」。
太祖曰:「善」。
后军中言太祖欺众。
太祖谓主者曰:「特当借君死以厌众,不然,事不解」。
乃斩之,取首题徇曰:「行小斛盗官谷,斩之军门」。
其酷虐变诈,皆此类也。
杂诗十一首 其五 1097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孟德黠老狐,奸言嗾鸿豫
哀哉丧乱世,枭鸾各腾翥。
逝者知几人,文举独不去。
天方斲汉室,岂计一郗虑
昆虫正相齧,乃比蔺相如
我知公所坐,大名难久住。
细德方险微,岂有容公处。
既往不可悔,庶为来者惧。
广陵孔融宅怀古 明末清初 · 张萱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余闻广陵盖有孔融墓云。然路文蔚枉状时,被收许下,非是。及李文饶赋中,又言广陵有高士坊,相传孔融所居处,旧有宅,有台。文举生汉末,踯躅袁、曹间,犹众星之有北辰,百谷之有黍稷也。文举常叹曰:“坐上客常满,尊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及读其舍藏山阳张元节母子兄弟,争死县廷时,文举十六耳。文举而在,余欣愿为之执鞭焉。史乃訾其才高意广,迄无成功。呜呼!恨不见其治北海时也。然文举好士,常奖其故吏郗鸿豫辈,自谓不减赵衰公叔文子。而搆文举者,鸿豫也。悲夫!
高台木末起悲风,故宅萧条汉孔融
碧草有情迟落照,青山何处吊孤忠。
前村鸟掠半溪雨,隔岸潮生远寺钟。
往事怜君那得醉,一尊寒色楚江东。
邵伯温闻见录载范忠宣帅庆阳时总管种诂无故讼于朝上遣御史按治停任公亦罢帅至公为枢密副使尚停任复荐为永兴军路钤辖又荐知隰州公每自咎曰先人与种氏上世有契义某不肖为其子孙所讼宁论事之曲直哉予在山中读书偶见此书而表之 南宋 · 岳珂
君不见孔融昔日李膺,百世尚以通家称。
又不见孔融后来荐鸿豫,卵翼方成比行路。
北海平生开酒尊,未应宾客皆若人。
倘令同德更比义,华胄肯以遥遥论。
世间麟凤杂枭虺,人事会逢总如此。
高平丞相本大贤,尺璧那容寸瑕指。
一朝契家青涧种,转头不记龙图公。
蝈鸣乱磬蝇点素,丞相襟量沧溟同。
归来端委庙堂上,一眚不捐三世将。
自言曲直何必言,愧死老奴作何样。
吁嗟此辈何代无,高平堂堂真丈夫。
邵家闻见订千古,寂寞涧城坟上土。
孔北海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节庵先生遗诗卷一
谁及秋霜琨玉姿,遗文散落特英奇。
我心似石坚难转,国事如棋乱可知。
空有盛名惊剑客,独于儒术表经师
比邻郗虑称交早,真恨才疏到死时。